English

你知道麻省理工吗

1999-02-07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最别具风格的是它的钢架雕塑。从此可以看出它理性务实的风格。麻省理工学院和其它著名私立学校相比,校园显得小得多,各系馆也是直呼代号,不像哈佛,是以人名命名,因此感觉上人文气比较弱。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坎坎坷坷但逐渐有了好转,并且因为一开始就奠定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所以麻省理工科技成长很快。更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在军事、工业中的逐渐广泛的应用,使麻省理工学院的身价开始上涨。这时位于波士顿北边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眼见麻省理工学院声誉日隆,自己的科学学院却毫无起色,便提出两校合并的建议,其实在这之前,麻省理工学院身处困境之时,哈佛就两次曾要二校合并,却均遭拒绝。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开始复兴与繁荣,国际工业高科技含量猛增,使得麻省理工学院这个输送科技人才的学校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这时候麻省理工学院看到了哈佛商学院的管理才子们创造的商业奇迹后惊呆了,原来科技在管理奇才们的手中作用才会发挥的淋漓尽致,于是萌生要建商学院研究院的念头。1952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办人斯隆,杰出的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亦看准了整个商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后,捐资于母校建立管理学院,而麻省理工学院亦借着这个东风创办了自己的另一个新领域——管理研究。

斯隆管理学院建校之初,仅有一幢教学楼,连学生住宿的宿舍楼都没有。这时哈佛又第四次提出两校合并的建议,并且这次对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实在是深具诱惑的条件;不需麻省理工学院改名,只派三位哈佛的董事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校董会,输送教授到斯隆管理学院以助斯隆的成长。如此优厚的条件,不但使学校扩大校地,可以获得巨额资金,而且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还可以多领一张哈佛的文凭。但是面对这样深具诱惑的条件,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们往往让人深感意外,他们都怕学校因此会失去独立性,而投票否决了这项提议。

哈佛文凭,多少人想要都要不到,这些麻省理工学院的“小子”为什么送到手边还要拒绝呢?

“谁愿意被人‘买’走?”一帮学生一致表示,“哈佛人傲,我们也傲;他们傲在外面,我们却傲在骨子里。”

麻省理工学院的傲骨终使哈佛的梦未圆。

许多人至今仍评论:“当年,麻萨诸塞州州长杜凯吉斯在竞选总统时‘吹’人尽皆知的牛。”何出此言呢?

原来,当年杜凯吉斯用来竞选总统的政治资本是——麻省经济奇迹。而这项并非他亲手而为的得意之作,原来却都是麻省理工学院及斯隆管理学院校友创造出来的。

所谓“麻省奇迹”,是指波士顿在六七十年代传统纺织、制鞋等工业外移而没落后,重新创造出全美国各工业州中最低的失业率,以及最高的工业增长率。这个奇迹主要是由波士顿一二八号公路两旁的高科技公司缔造出来的。正如一九八六年的统计数字,在这二百十六家公司中,确有百分之七十(一百五十六家)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所开设的。

波士顿是个迷人的文化古城,学生毕业了舍不得离开,都喜欢在附近创业,现在一二八公路已经和加州的硅谷齐名了。世界第三大电脑制造商迪吉多(Digital)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公司是在一九五六年,由一位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在母校附近一座满布灰尘的仓库中建立起来的。如今它已是一个势力庞大的跨国企业,仅仅麻州一地就有员工三万多人。

据说,关于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哈佛就是训练他的毕业生怎样用麻省理工的学院毕业生。”

这个笑话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却不愿承认,不过确实,虽然麻省理工学院未出过像哈佛那样辉煌的总统业绩,但麻省理工学院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却培养了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斯隆管理学院亦拥有许多杰出管理者的校友。例如约翰·瑞德现任美国花旗银行总裁。曾获得麻省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劳伦斯·富勒现任杜邦公司的董事长。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杜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制品公司,它的业务范围遍布所有化工行业。亦是世界化工业的领导者。

理查德·M·舒尔兹是拜斯特·拜尔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还是企业家年度研究会会长,大明尼阿波利斯商会的杰出会员。他曾经在家用电器领域工作了20多年。

令许多人感到好奇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竟然将水獭作为他们的“校兽”,这有什么隐含的深意么?

如果你了解一下水獭的习性——大自然的工程高手,更有合群、勤奋,及喜欢开夜车的习性。那么你不难发现这层深意了吧。“水獭的习性和我们不是很像吗?”一位学生曾这样开玩笑道。

一个贴切的比喻却深刻道出了麻省理工学院学子们的生活习性。

“进入这样一所学校,自然对自己的期望也会提高”,一位学生表示,过去他一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对老师、对学生还有那么高的标准存在。经过这样的洗炼还能够出得去的话,我有信心没有什么是别人做得到,而我做不到的事了。

这样的自信,来自扎实的治学功夫,而务实、苦干的精神,更弥漫在整个查尔斯河畔的麻省理工学院中。

虽然,斯隆管理学院对教学进行大胆的革新,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但由于学校对理论的偏好,致使学生们不得不将绝大多数的时间贡献给了学习。为了配合学生的需求,麻省理工学院的总图书馆二十四小时全天开放,一年也只在圣诞节前夕关闭四小时。面对学校的如此盛情,学生们亦似乎觉得如果不整天泡在图书馆的话,则对不起学校了。

除了学校课业重的压力外,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压力。由于最为关心自己的前途问题,所以大多数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都会埋头苦读,为未来的工作做充分的学习。两重压力,使得学生自杀的悲剧亦时有所闻。“只要有人突然不跟别人讲话,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电视,大概就是病兆的开始”,一位同学兴然一叹。

摘自《全球十大商学院》

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

欧阳志明赵永慧刘冷一著

定价: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